人人精品永久免费精品
添加时间:盘后公布财报后,奈飞股价盘后急跌,跌幅一度达到约4%。奈飞涨价的背后:用户增长更快 收入却逊色本周二,奈飞宣布美国区服务涨价13%-18%,为其推出流媒体服务以来最大涨幅。以去年三季度数据算,这是奈飞首次影响5800万美国用户的涨价。当天奈飞股价盘中涨超7%,收创近三个月新高。
实际上,美联储近期的回购只是正常的公开市场操作,跟QE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虽然两者的结果都是美联储向市场中投放更多的资金,但是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。公开市场操作是为了应对市场对美联储债务的需求增加。费罗利估计,最近对美元的需求一直在以每年1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。简单点说,就是如果市场需要2000亿美元,那么美联储就投放这么多钱,而不会投放过多的资金。美联储极有可能通过增加资产来抵消需求上升的影响,但这绝不意味着量化宽松。
回顾:12/12-15/06牛市三阶段。12/12-15/06牛市略复杂,结构上有些差异,创业板指代表的中小创牛市:12/12-15/06,上证综指代表的主板牛市:13/6-15/06。创业板指代表的中小创牛市第一阶段孕育准备期(12/12-13/4),创业板指先从12年12月585点涨至13年3月905点,涨幅54.7%,随后回落至4月817点,跌幅-10.8%。这一阶段宏观基本面下行,GDP累计同比增速从12Q4的7.9%降至13Q2的7.7%,但创业板指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已从12Q4低点-9.4%上升至13Q1的5.2%,创业板指PE(TTM)从12年12月28.8倍升至13年3月45.0倍,随后回落至13年4月39.8倍。第二阶段全面爆发期(13/4-14/3),创业板指从13年4月817点涨至14年2月1571点,涨幅92.3%,创业板指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13Q2的7.4%升至14Q1的17.6%,盈利与估值戴维斯双击,创业板指PE(TTM)从13年4月39.8倍升至14年3月61.8倍。第三阶段泡沫疯狂期(15/1-15/6),14年3月-12月创业板指在1200-1500区间震荡盘整,15年1月之后进入第三阶段,创业板指从15年1月1470点涨至15年6月4000点,涨幅172.1%,这一阶段创业板指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14Q4的21.5%上升至15Q2的31.8%,但创业板指PE(TTM)则从15年1月55.9倍升至15年6月137.9倍,创业板指最终触顶4000点。再来看上证综指代表的主板牛市(13/6-15/06),第一阶段孕育准备期(13/6-14/3),上证综指先从13年6月1849点涨至9月2270点,涨幅22.8%,随后回落至14年3月1974点,跌幅-15.0%。这一阶段宏观基本面仍在下行,GDP累计同比增速从13Q2的7.7%降至14Q1的7.4%,全部A股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13Q2的11.4%降至14Q1的8.1%,13年6月“钱荒”后央行政策放松,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,13/7/12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信息消费,拉动国内有效需求,流动性改善,叠加经济稳增长信号,推动市场反弹,上证综指PE(TTM)从6月9.6倍升至9月10.8倍,随后回落至14年3月9.1倍。第二阶段全面爆发期(14/3-15/1),上证综指从14年3月1914点涨至15年1月3400点,涨幅72.2%,这一阶段基本面仍在下行,GDP累计同比增速从14Q1的7.4%降至15Q1的7.0%,全部A股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14Q1的8.1%下降至15Q1的5.6%,14年11月央行在正式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后货币政策转向宽松,市场迎来一轮流动性驱动的牛市,上证综指PE(TTM)从14年3月9.1倍升至15年1月14.8倍。第三阶段泡沫疯狂期(15/1-15/6),上证综指从15年1月3400点涨至15年6月5178点,涨幅52.3%。这一阶段GDP累计同比增速从14Q4的7.3%降至15Q2的7.0%,全部A股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14Q4的5.9%升至15Q2的8.6%,上证综指PE(TTM)则从15年1月13.6倍升至15年6月22.9倍,上证综指最终触顶5178点。
tZERO 是以太坊公有主网上第一例完成的STO案例。2018年10月13日,美国电商巨头Overstock旗下区块链平台tZERO完成了它的证券化通证发行(STO)。据链得得了解,该项目的STO发行遵循了美国证券法,并根据美国SEC的RegD和RegS,获得了登记豁免。是为目前为止合规落地的STO案例。
这基本代表了目前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界的主流看法。应该说,这为我们打赢这场抗疫战,也是经济战,带来了信心。但影响毕竟是客观存在的,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,更不能讳疾忌医。当前,我们应面对现实,一手抓抗疫,一手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作准备。参考17年前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,做好这项工作,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。
此次降准基本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。去年12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。在此前《政策加强逆周期调控,市场有望构筑双底》报告中我们给出了清晰的解读:回顾过去五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我们可以清晰看到,只有2014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了“松紧适度”,随后的2015年央行实施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,多次降准降息。在《1月A股前瞻——机遇与风险共存》的报告中,我们再度提示市场,1月份降准的概率极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