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永久精品ww47+91一区网站
添加时间:从这个图可以看到,中国的居民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,比其他金融资产要高得多,这是跟中国的文化、跟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等等相关。黑线是存款deposits,其他曲线代表的是存款之外的金融资产。可以看出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形式的资产。刚才我讲高储蓄国家,储蓄有各种各样的形势,可以是居民储蓄存款,也可以持有债券,都可以。既然中国的储蓄非常高,而居民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是储蓄存款。M2对GDP的比当然就高于其他国家,你不能拿这个说中国有什么大问题,这个说明不了什么问题。
当经济增长速度下来的时候,中央银行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呢?比如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跌到4%,我能接受的通货膨胀是2%,是否央行应该使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保持在6%的水平上?按货币数量公式应该是这样,但这是不对的。因为经济增长速度太低,所以我要加大货币供应增长速度,使经济增长速度回升,至于通货膨胀不膨胀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,那是次要问题。在2009年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,但与此同时没有通货膨胀。从上图可以看出,2009年m-n是非常高的,但通货膨胀率非常低。货币数量公式把问题简单化了,我们不应教条主义的去接受货币数量公式。
近日,湖南、广东、重庆等地司法机关也纷纷出台具体措施,对民营企业家提供司法保障,提出要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法律界限,对企业家在生产、经营、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,只要不违反刑事法律的规定,不得以犯罪论处。同时,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做犯罪处理,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,以期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。
第五个问题,“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”,这句话是我们所尊敬的Milton Friedman先生说的。这话对不对呢?根据中国的实践经验,至少在过去30年中是不对的,或者在过去40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对的。以后是否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?我不知道,将来可能还有机会来检验。过去有学者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崩溃,也许它真有可能最后要崩溃,但你说了20年它还没有崩溃。这20年中有多少人破产了、有多少人发财了,结果太不一样了。
在2000年前期,我们一直说我们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是8%,可实际增速一直是10%左右。说是说,干是干,我们的决策者还是比较高明的,实事求是,哪怕你计算出这个8%,哪怕他嘴上说8%,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0年差不多都在10%以上。所以我认为,最好的方法不是非常学究气的来确定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。主观认定潜在经济增速是6%,以此为依据把我们的意向性增长目标定为6,然后动用我们的政策工具实现6%的目标,最后声称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确实是6%。
我再举一个具体例子。老龄化是当下经济增速下降的比较时髦的一种解释。老龄化早就开始了(但适龄劳动人口下降是在2012年),是个慢变量。图上的红线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,2000年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不断上涨,上涨了很多年,一直到2008年底还保持着差不多30%的增长速度。为什么老龄化开始之后,投资增长速度还在继续上升,而且一直在保持着10年30%几的增长速度,后来才降下来了。老龄化是一个慢变量,对在每一个特定短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微小的,不可能解释以季度和年度衡量的投资增速的剧烈变动。